“施工中脚手架坍塌致工人受伤,保险公司说不在保障范围;暴雨冲毁临时设施,理赔时又被告知属于免责条款”…… 在工程建设领域,类似的理赔纠纷屡见不鲜。很多项目方明明投了工程险,可真遇到事故时却拿不到赔偿,核心原因就在于没搞懂工程险的 “保障范围” 和 “免责条款”。对项目方来说,只有厘清这两大关键内容,才能在事故发生时判断 “能不能赔”,避免白交保费、错失保障。

先看工程险的 “保障范围”,它并非 “所有工程事故都能赔”,而是围绕 “工程主体、设备、人员及相关损失” 划定明确边界。以最常用的建筑工程一切险为例,核心保障可分为三类:一是工程主体损失,包括施工中的建筑物、构筑物、装修材料等因自然灾害(暴雨、地震、台风)或意外事故(火灾、爆炸、坍塌)造成的损坏,比如台风刮倒在建厂房的钢架,修复费用就能申请理赔;二是施工设备损失,塔吊、挖掘机等设备因故障、碰撞或自然灾害损坏,维修或重置费用在保障范围内,部分险种还会覆盖租赁设备的损失;三是附带损失,比如事故导致工期延误产生的违约金、清理事故现场的费用,部分条款也会纳入保障。

但更关键的是要读懂 “免责条款”—— 这是保险公司明确不赔付的情形,也是很多项目方踩坑的重灾区。常见的免责情形有三类:一是 “人为过错” 导致的损失,比如施工方未按规范操作(如无证人员操作塔吊)、故意隐瞒项目风险(如隐瞒施工区域地下管线复杂),这类事故因施工方自身责任引发,保险公司通常拒赔;二是 “非意外因素” 造成的损失,比如工程设计缺陷导致的结构开裂、材料自然损耗(如钢筋生锈)、正常施工中的机械磨损,这些属于工程建设中的常规风险,不在工程险保障范畴;三是 “特定场景或损失”,比如战争、暴动等不可抗力导致的损失,项目方与第三方的合同纠纷产生的违约金,以及未在保险合同中约定的附加工程(如临时搭建的工人宿舍)损失,这些也通常被排除在保障之外。

去年某建筑项目就因没注意免责条款吃了大亏:施工中因工人违规切割钢筋引发火灾,烧毁了部分工程材料和设备,项目方以为能走工程险理赔,却被保险公司以 “人为违规操作属于免责情形” 拒绝。事后复盘才发现,保险合同中明确写着 “因施工方未遵守安全规范导致的事故不予赔付”,可项目方投保时并未仔细阅读。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,比如有的项目因暴雨导致临时围墙倒塌,却因 “临时设施未在保障清单内” 无法理赔,这些都是因忽视免责条款导致的保障失效。

对项目方来说,要避免理赔纠纷,关键要做好三步:一是投保前 “精准匹配需求”,根据项目类型(房建、桥梁、安装)明确核心风险,比如桥梁项目要确认是否包含水下工程保障,安装项目要核对设备调试期间的风险是否覆盖,避免保障 “漏项”;二是签约时 “逐条核对条款”,重点关注免责条款,对模糊的表述(如 “不可抗力” 的具体范围)及时让保险公司明确,必要时要求附加特别条款(如将特定临时设施纳入保障);三是出险后 “及时规范报案”,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通知保险公司,保留好事故现场照片、施工记录、损失清单等证据,避免因证据不足或报案不及时影响理赔。

工程险的核心价值在于 “为意外风险兜底”,但它不是 “万能险”。项目方不能指望投了险就高枕无忧,更不能因不懂条款而错失保障。只有提前搞懂 “保障范围” 明确 “能赔什么”,读懂 “免责条款” 清楚 “不赔什么”,才能让工程险真正发挥作用,在事故发生时为项目撑起 “防护伞”,避免因理赔纠纷陷入更大的经济危机。

公司: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绍兴市柯桥支公司

咨询电话:0575-85681478

地址:绍兴市柯桥区兴越路1520号

免责声明:市场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!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

如需了解更多相关保险信息,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人保财险,我们会为你提供最新最全面的相关资讯

免责声明:市场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!此文仅供参考,不作买卖依据。

推荐内容